
真实与虚幻,佛教用什么来确认?
什么是真实?
眼见为实?抑或是只有自己看到的才算真实?
你真的相信你的感觉吗?我们的感觉究竟是真实的吗?
或者--那只不过是我们的“心”所变换的魔术?
我们所感知的世界是真实的吗?如果我们所感知的世界不是真实的,那么是否有独立于感知之外的真实世界?
这个独立的“真实”是什么?是某种物质存在?
01
“六根”识世界
佛教认为,认知是通过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即六种感官)去体验和理解世界。
眼、耳、鼻、舌、身这五个感官比较一目了然,它们所感知的对象分别对应着色(可见之颜色、大小境界)、声(声音)、香(各种香臭气味)、味(酸甜苦辣之味觉)、触(身体过感受的涩、滑、软、硬),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感官体验。
“意根”则指意识,对应的认知对象为“法”,即概念与名相。
意识会对接受的感官体验加以概念化和抽象化,以此形成认知世界的一套符号范畴,并且对其作出好坏、善恶之判断。
02
梦为何物
佛学上说“梦”是什么东西?一起来看看《太虚大师大全》一书中怎么说。
第一种、是由“诸病”
即身体上四大不调发生出来的病态,难怪在身体虚弱的时候常常做梦。
第二种,是由“思惟”
即心理有所希求,因感情和思想的不安宁就生梦。
记得自己前阵子刚入手一个新包,内心的“我执”很是想在同事面前显摆一下。记得当晚的梦境便是借机朝着某位同事大声说“hi,包放在这,帮我照看一下哈”。
第三种,是由“曾更”
即前所经过留下来的习气,在梦中重演出来,凡人生的经验,都谓之曾更。
第四种、是由“当有”
所谓当有,就是将来要实现的事情,先在睡眠的梦中发现出来。
这个有点先知先觉的味道,这种梦不常见,也的确在街头巷尾听说过。
第五种、是由“他引”
由人心力底关系,所引生的梦,简名之曰“他引”。他字所包括的很广,凡他心等关系皆属之。
在《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里,尤迦南达说起他母亲去世前一天托梦给他即将离世,结果第二天早上就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
梦由以上几种来源导致,如果从未从梦中醒来,你如何知道自己是梦是醒?
《盗梦空间》里的几位造梦师,他们需要依靠图腾来确认自己是在梦中还是醒的。男主柯布先生通过陀螺的旋转与否来确认自己是在梦中还是醒的。
03
佛陀的觉悟
对当下生命状态的质疑,便是展开了人生觉醒的第一步。
佛陀离开皇宫进行苦修,即是对当生命状态的质疑。而他在菩提树下七七四十九天的禅定,就是一种在梦中的状态,当他醒来时,便已顿悟。
佛陀已顿悟,但是他看到终生却生活在梦中,犹如你我他,于是便开始了他的度终生之苦之路。
《黑客帝国》中的男主尼奥之所以走上一条拯救人类世界之路,也是对原有生活的质疑。
在佛教看来,我们的生命正是一场幻觉,而这种幻觉就是“轮回”,其本质在于我们从来不了解我们是在“梦”中,因为我们没有察觉这场“梦”的能力。
而我们之所以不断做梦,乃是因为其根源是--无明。
佛教所认知的“真实”,经由对物质世界的不断分解,而了解一切事物皆没有 某种本质可以确立。皆为因缘和合而成之生灭相,显现出事物的种种样貌。
因为是因缘和合,所以没有第一因或本体,这就是空。
佛教的空,指的是事物没有固有的本质。
比如拿出一支笔,问大家“这是什么”?大家一定马上回答说是“笔”。可是当我把这支笔丢给小狗时,它或许就认为它是一个玩具。
再比如说我们的老板,在办公室它可能是一位威严的老大,回到家里,可能就会是一位慈爱的、任其孩子“蹂躏”的大玩具。
所以我们说的“空性”,完全由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来赋予其意义。
当我们观察自己的感官体验,进而去思考这背后到底蕴藏着什么逻辑,这其实就是“出离心”。
它意味着一个开端,让我们开始观察欲望,并且试图和它保持一定的审视距离。
04
如何担保自己不是在这困境之中
无论是虚拟还是真实的体验,其实都说明一个问题:欲望满足是我们人生的核心目标。
但是这种欲望的实现现在慢慢地可以通过技术模拟的手段来替代,这反而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过去所谓的欲望体验反而是不真实的,因为它无需通过现实的经验就可达到。
我们迷恋而且执着于感官欲望,所以很难对所生活的世界产生更深层的怀疑。
我们习惯于用感官来判断真实与虚幻,然而感官又常常欺骗我们。
学习佛教就是一个求智的过程,当然学习佛教不是去寻找一种全知全能的能力,而是让我们看清楚这个世界,知道世界是如何运作的。
觉悟很简单,就是一念之间的事情。当我们跳脱日常经验的牢笼,明白事物的空性所在,便了悟这个世界的真相,于是便可获得解脱。
愿你我都能在红尘中修得一颗智慧之心,明辨生活中的真实与虚幻。
以上内容来自成庆老师的课堂笔记及季风同学们的讨论及推荐阅读内容,再次感谢老师和同修们!
我是幸容,感谢您的阅读!
附成庆老师佛教课程其他相关文章:
寺庙禅修初体验
“风”是什么?为何“起风”?何为佛教的缘起缘落
佛陀到底觉悟到了什么?他为什么要出家
无戒365挑战营第21天
什么叫现实? 什么叫虚幻?从佛教的角度看
从佛教角度来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世人所说的现实。此理已是显而易见,但世人愚钝不知所云!!!
用现代科学来说明,对世人来说可能更有说服力。霍金写过这样的文章:题目是“何为真实”。物质是由分子构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直到质子、中子是由粒子构成。在量子力学的范畴内,有个波粒二象性原理。即粒子就是波动,波动就等同粒子。这样来说,我们及周围所有的一切都是粒子波动而已,物质之间没有本质的不同,可能是波动频率不同罢了。人由五官所得到的认识,只是一种心理图像。就像人的审美观一样,有人认为嘴唇上套上木盘是美,有人认为脖子上戴上铁颈圈是美,有人认为黑牙是美,当然还有人认为巨乳也是美~~~~~还有很多不同观点,请仔细想想,你认为美的就是绝对的美吗?那只能用来满足自己的心理图像,对认为嘴唇上套上木盘是美的人,你的观点荒诞至极。归根结底,所谓的“心理图像”哪个是真实的呢? 正是一切 皆虚幻!!!
关于梦境和现实的诗句
1. 有没有描写梦境虚幻现实的诗句,越多越 诗仙李白一生与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直抒心怀:“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诗人凭借丰富的想像力,着眼于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描绘出神奇瑰丽、虚无飘渺的梦游奇景。对于名山仙境的向往,是缘于诗人对权贵的抗争。李贺在《梦天》中写道:“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想像奇特,气势恢宏,寄寓了诗人对人事沧桑的深切感慨。杜甫在《梦李白二首》中写道:“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把对朋友的怀念融入梦中,李白的幻影在梦中倏忽而现的情景,表现出诗人的喜悦和欣慰。诗人对自己梦幻心理的刻画也十分细腻逼真。 梦可以给诗人以跨越空间的自由。金昌绪的《春怨》只有20个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梦使思妇与戍边的丈夫暂时相聚。言近意远,层次分明,借物起兴,耐人寻味。全诗不仅在篇内见曲折,在篇外也见深度。张仲素在《春闺思》中写道:“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描绘出思妇魂不守舍、拿东忘西的情态。思忆成梦,梦境引来更多的回忆,这是一种引人入胜的表现手法,读来婉转含蓄,意境深远。 宋代出现了一些感时伤怀的词作。一场与亲人相会的梦境,便会给诗人带来无穷的伤感。苏轼的一首《江城子》让多少人潸然落泪:“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也许是相思梦来的太多了,诗人们有些害怕梦境重来,因为“梦魂纵有也成虚,哪堪和梦无?”(晏几道《阮郎归》)。甚至当自己的恋人真的来到身边时,诗人也怀疑是在虚幻的梦境中,以至要把家中所有的灯点燃,不让梦境降临:“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晏几道《鹧鸪天》) 李清照的词风格细腻,具有女性的柔媚,然而她的一首记梦词《渔家傲》,却无一点钗粉气:“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首词充分表达了她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光明的追求,现实中不敢出口的理想追求,只有在梦中倾述了。诗人陆游在梦中也不忘保卫祖国的职责:“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有一百多首记梦之作,他有时“夜梦驻军河外,遣使招降诸城”,有时“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这些梦当然是虚幻的,却折射出陆游的爱国精神。这些作品展现了陆游至老壮心不已的精神境界,以梦写志,读后令人不禁对他萌生敬意。 2. 有没有描写梦境虚幻现实的诗句,拜托啦 徐志摩:她是睡着了 她是睡着了—— 星光下一朵斜欹的白莲, 她入梦境了—— 香炉里袅起一缕碧螺烟。 她是眠熟了—— 涧泉幽抑了喧响的琴弦 她在梦乡了—— 粉蝶儿,翠蝶儿,翻飞的欢恋。 停匀的呼吸: 清芬渗透了她的周遭的清氛, 有福的清氛, 怀抱着,抚摩着,她纤纤的身形! 奢侈的光阴! 静,沙沙的尽是闪亮的黄金, 平铺着无垠,—— 波鳞间轻漾着光艳的小艇。 醉心的光景, 给我披一件彩衣,啜一坛芳醴, 折一枝藤花, 舞,在葡萄丛中,颠倒,昏迷。 看呀,美丽! 三春的颜色移上了她的香肌, 是玫瑰,是月季, 是朝阳里的水仙,鲜妍,芳菲! 梦底的幽秘, 挑逗着她的心——纯洁的灵魂, 象一只蜂儿, 在花心,恣意的唐突一温存。 童真的梦境! 静默;休教惊断了梦神的殷勤, 抽一丝金络, 抽一丝银络,抽一丝晚霞的紫曛; 玉腕与金梭, 织缣似的精审,更番的穿度—— 化生了彩霞, 神阙,安琪儿的歌,安琪儿的舞。 可爱的梨涡, 解释了处女的梦境的欢喜, 象一颗露珠, 颤动的,在荷盘中闪耀着晨曦! 梦游天姥吟留别 作者: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清 ——纳兰容若 姜夔写梦的词有很多,你可以去百度文库找。
有没有描写梦境虚幻现实的诗句,拜托啦。
徐志摩:她是睡着了 她是睡着了—— 星光下一朵斜欹的白莲, 她入梦境了—— 香炉里袅起一缕碧螺烟。 她是眠熟了—— 涧泉幽抑了喧响的琴弦 她在梦乡了—— 粉蝶儿,翠蝶儿,翻飞的欢恋。 停匀的呼吸: 清芬渗透了她的周遭的清氛, 有福的清氛, 怀抱着,抚摩着,她纤纤的身形! 奢侈的光阴! 静,沙沙的尽是闪亮的黄金, 平铺着无垠,—— 波鳞间轻漾着光艳的小艇。 醉心的光景, 给我披一件彩衣,啜一坛芳醴, 折一枝藤花, 舞,在葡萄丛中,颠倒,昏迷。 看呀,美丽! 三春的颜色移上了她的香肌, 是玫瑰,是月季, 是朝阳里的水仙,鲜妍,芳菲! 梦底的幽秘, 挑逗着她的心——纯洁的灵魂, 象一只蜂儿, 在花心,恣意的唐突一温存。 童真的梦境! 静默;休教惊断了梦神的殷勤, 抽一丝金络, 抽一丝银络,抽一丝晚霞的紫曛; 玉腕与金梭, 织缣似的精审,更番的穿度—— 化生了彩霞, 神阙,安琪儿的歌,安琪儿的舞。 可爱的梨涡, 解释了处女的梦境的欢喜, 象一颗露珠, 颤动的,在荷盘中闪耀着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