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焰探测器工作原理是什么
火焰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是使用固体材料作为传感元件,如碳化硅或硝酸铝,或使用充气管作为传感元件,如盖革-米勒管,以感测火焰梳产生的0.185-0.260微米波长的紫外线辐射。 硫化铝传感器可用于火焰产生的2.5-3微米波长的红外辐射,而硒化铅或钽酸铝传感器可用于火焰产生的4.4-4.6微米波长的红外辐射。根据不同燃料的发射光谱,可以选择不同的传感器。三重红外(IR3)被广泛使用。 扩展资料: 火焰探测器的安装要点: 1、一般原理是将探测器安装在保护区内最高目标高度的两倍。在探测器的有效范围内,它不能被障碍物阻挡,包括透明材料,如玻璃和其他绝缘体。它可以覆盖所有需要保护的目标和区域,便于定期维护。 2、探测器安装后,向下倾斜30-45度,既可以向下看,又可以向前看,同时减少了镜面污染的可能性。保护区内所有可能发生的火灾应保持直线,以避免间接事故和反射。 3、为了避免检测盲区,通常在对面的角落安装另一个火焰探测器。同时,当其中一个火焰探测器发生故障时,它可以提供备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火焰探测器
紫外火焰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探测器采用UV185至260纳米火焰窄光谱信号轨对轨采集、全脉冲分析技术设计,避免了传统探测器的易受干扰的弱点。采用斜率递增信号检测技术对探测环境进行监测,提高了探测器的稳定性及持续使用性。保证了探测器在尽量降低误报的同时,快速完成火焰识别检测火情的能力。
探测器适用于各类:油库、酒库、飞机库、化工设备场所、军事设备场所、液化气站、电站等火灾萌发时无阴燃阶段或较少阴燃阶段,而以直接产生明火为主的场所。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不受风雨、高温、高湿及自然人工光源等影响,可良好工作于室内或室外环境。
紫外火焰探测器和红外的区别是什么
紫外火焰探测器的传感元件对紫外线有响应, 而红外火焰探测器对红外线有响应, 火灾中会产生不同波段的火焰波长(如紫外、红外),而不同传感元件就会探测到,从而报警。紫外响应速度要快,但受环境干扰较大,特别是不适宜用在室外,因为阳光干扰影响。 红外还有多波段的火焰产品,常见的有双波段红外和三波段红外。 当然也有紫外和红外复合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