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全的影视剧拍摄制作流程
影视剧包含:电影、电视剧、广告、记录片、综艺节目等。
影视剧分为:先期筹备,前期拍摄,后期制作,广告宣传,发行拷贝。
一、 先期筹备
1、撰写剧本,讨论剧本,筹集资金,选定剧组工作人员,挑选演员,主创人员(制片主任、导演、美工、摄影、录音等)看景、选景、取景。
2、定最终剧本
3、拟定拍摄时间、拍摄计划,拟定演员时间表,拟定剧本分镜、分场。
4、挑选拍摄器材(摄影设备、录音设备),挑选道具、服装。
5、给演员选妆、定妆,拍摄剧照。
二、 前期拍摄
1、 电影前期拍摄,时间为两至三个月左右。
2、 电视剧前期拍摄,时间为两至四个月左右(按集数分)。
三、后期制作
电影后期制作
1、 洗印 把前期拍摄的胶片冲洗出来
2、 剪接 把冲洗出来的胶片按照导演的意愿和剧本的内容剪辑并连接。
3、 胶转磁 把光学胶片用特殊的工具转换到磁片记录机上。
4、 电脑视频非线剪接 胶转磁后,输入电脑,用非线剪接的方式进行更完美的修改。
5、 录音套声 把前期拍摄时同期录下来的声音(包括:对白、环境、效果、音乐等)按照画面使声画同步。
6、 配音 同期的配音修改(修改同期录制不良的声音)
后期的配音(对白、旁白、心声)
群杂声
7、拟音 动效
8、电脑音频非线剪接 用音频工作站完成声音的剪接。
9、混录(又称:终混) 后期制作的最后,也是最复杂的工程,把视频和音频结合。
10、磁转光 把录在磁性宽带上的声音转为光学声音,洗印在光学胶片上。
11、出拷贝
电视剧的后期制作
1、前期拍摄的素材带直接输入电脑非线视频剪接机(目前比较流行的视频工作站:avid、midi100)
2、母带制作 剪接完后的素材带以一比一的格式制成母带。
3、音频制作 把母带中的声音以一比一的格式输入音频工作站
4、音频剪接 在音频工作站里修改和剪接声音(包括对白、动效、音乐、环境等)
5、混录 直接在音频工作站通过外接调音台录入数字机,完成最终母带。
6、出拷贝、发行
四、广告宣传
五、发行拷贝
以上是影视剧流程的简单介绍
下面介绍摄制组人员:
一、投资方
负责整个剧组费用
三、 行政部门
1、 制片人(投资方)
2、 制片主任(统管整个摄制组人员、费用、场景等所有杂项)
3、 制片
a、 现场制片(管理拍摄现场)
b、 外联制片(联系拍摄场景、租借道具等)
c、 伙食制片——管饭的(圈里人士称为:饲养员)
d、 场务/剧务——拍摄现场的小工
四、 编剧
撰写剧本
五、 导演组
1、 导演——摄制组的核心,负责修改剧本、挑选主角演员、取景、选景、导戏
2、 副导演(又称:现场导演)——负责挑选演员,拟定拍摄计划、拍摄时间。
3、 群头导演——负责挑选安排群众演员
4、 场记——记录拍摄的内容
六、 美工组
1、 美术——负责整部戏的场景,以及给演员定妆和选妆,挑选道具。
2、 美术助理——负责拍摄现场的美工
七、 摄影组
1、 摄影师/摄象师——负责整部戏的拍摄、取景。
2、 副摄影师(电影)——负责测量光源。
3、 摄影助理(大助理)——负责跟焦、对焦、挑选摄影设备、维护摄影设备。
4、 摄影助理(二助)——负责更换胶片、磁带、维护摄影设备。
5、 机械员——负责维护摄影设备、推拉轨道车、升降车、搬运器材。
6、 剧造师——负责拍摄剧照。
八、 录音组
1、 录音师——负责整部戏的声音(包括:对白、音乐、动效、环境声等)
2、 副录音——录制环境声和效果声,挑选和维护录音设备。
3、 话筒员——负责前期用吊杆录制声音。
4、 录音助理/录音机械员——负责挑选和维护录音设备,搬运器材。
九、 化妆组
1、 化妆师——负责整部戏演员的选妆、定妆、化妆。
2、 发型师——负责演员的发型。
3、 化妆助理——前期拍摄时给演员补妆、化妆。
十、 服装组
1、 服装师——负责整部戏演员的服装。
2、 服装助理——负责整部戏演员的服装。
十一、道具组
1、 道具师——在美工师的领导下,选择道具。
2、 道具助理——负责前期拍摄时的道具统管。
十二、灯光组
1、 灯光师/照明师(港台又称:灯头)——负责整部戏的打光、测光、照明。
2、 灯光助理——负责整部戏的打光、照明。
十三、置景——负责选定场景的修改和搭建全新的场景。
十四、演员组
十五、驾驶员
十六、作曲
十七、剪接组
1、 剪接师
2、 剪接助理
十八、拟音组
1、 拟音师
2、 拟音助理
十九、发行
二十、宣传
影视制作的步骤是怎样的
影视制作的步骤是怎样的 在影视制作中,技能是生存的法则,专业使得技术更上一层楼,方法是技能的催化剂,使用好的方法是人步步顺利技能体现在影视制作每个环节中,永之禾影视在策划、拍摄、后期制作等等环节中产生四节上体现。 第一,编辑人员带来了很多限制可以看到传统的剪辑手段虽然各有特点,但是在特效制作中,人员的技能在特效的整体元素和显示的效果,包括动画以及3D特殊效果的使用。 第二,传统的电视编辑则是在编辑机上进行的,所以技能体现在组接镜头,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剪辑上面,这样的剪辑机可以制作各种叠画划像。 第三,数字非线性编辑在国外的电影制作中逐步取代了传统方式,成为电影剪辑的标准方,这点来看后期制作时声音的出现和立体声的出现进入到电影以后,我们应该还考虑后期声音制作的问题,包括后来电影理论中出现的垂直蒙太奇等。 动画制作是一个非常繁琐而吃重的工作,分工极为细致。通常分为前期制作、中期制作、后期制作等。前期制作又包括了企划、作品设定、资金募集等;制作包括了分镜、原画、中间画、动画、上色、背景作画、摄影、配音、录音等;后期制作包括剪接、特效、字幕、合成、试映等。 如今的动画,计算机的加入使动画的制作变简单了,所以网上有好多的人用FLASH做一些短小的动画。而对于不同的人,动画的创作过程和方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其基本规律是一致的。传统动画的制作过程可以分为总体规划、设计制作、具体创作和拍摄制作[4] 四个阶段,每一阶段又有若干个步骤: 总体设计阶段 1)剧本。任何影片生产的第一步都是创作剧本,但动画片的`剧本与真人表演的故事片剧本有很大不同。一般影片中的对话,对演员的表演是很重要的,而在动画影片中则应尽可能避免复杂的对话。在这里最重的是用画面表现视觉动作,最好的动画是通过滑稽的动作取得的,其中没有对话,而是由视觉创作激发人们的想象。 2)故事板。根据剧本,导演要绘制出类似连环画的故事草图(分镜头绘图剧本),将剧本描述的动作表现出来。故事板有若干片段组成,每一片段由系列场景组成,一个场景一般被限定在某一地点和一组人物内,而场景又可以分为一系列被视为图片单位的镜头,由此构造出一部动画片的整体结构。故事板在绘制各个分镜头的同时,作为其内容的动作、道白的时间、摄影指示、画面连接等都要有相应的说明。一般30分钟的动画剧本,若设置400个左右的分镜头,将要绘制约800幅图画的图画剧本——故事板。 3)摄制表。这是导演编制的整个影片制作的进度规划表,以指导动画创作集体各方人员统一协调地工作。 设计制作阶段 1)设计。设计工作是在故事板的基础上,确定背景、前景及道具的形式和形状,完成场景环境和背景图的设计和制作。另外,还要对人物或其他角色进行造型设计,并绘制出每个造型的几个不同角度的标准画,以供其他动画人员参考。 2)音响。在动画制作时,因为动作必须与音乐匹配,所以音响录音不得不在动画制作之前进行。录音完成后,编辑人员还要把记录的声音精确地分解到每一幅画面位置上,即第几秒(或第几幅画面)开始说话,说话持续多久等。最后要把全部音响历程(即音轨)分解到每一幅画面位置与声音对应的条表,供动画人员参考。 创作阶段 1)原画创作。原画创作是由动画设计师绘制出动画的一些关键画面。通常是一个设计师只负责一个固定的人物或其他角色。 2)中间插画制作。中间插画是指两个重要位置或框架图之见的图画,一般就是两张原画之间的一幅画。助理动画师制作一幅中间画,其余美术人员再内插绘制角色动作的连接画。在各原画之间追加的内插的连续动作的画,要符合指定的动作时间,使之能表现得接近自然动作。 拍摄制作 这个阶段是动画制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表现画面上的细节都将在此制作出来,可以说是决定动画质量的关键步骤(另一个就是内容的设计,即剧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