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的别称有什么?
学子:春秋时代,学生就被称为“学子”,《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郑玄注曰:“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是故“衿”字现在应该读入“今”。 《诗·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 汉?郑玄笺:“学子而俱在学校之中。” 宋?林景熙《酬谢皋父见寄》诗:“风雅一手提,学子屦满户。” 萧三《他……》诗:“他是青年学子最敬爱的教授。”弟子:《论语·雍也》:“ 哀公问曰:‘弟子孰为好学?’”弟子与门人、门生有别。宋·欧阳修 《后汉孔宙碑阴题名》:“其亲授业者为弟子,转相传授者为门生。” 学生要从师而学,受业于老师,才有望成才。对于老师,学生就是弟子。学童:年幼的学生。《汉书·艺文志》:“ 汉 兴,萧何草律,亦著其法,曰:‘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 鲁迅《呐喊·白光》:“他刚到自己的房门口,七个学童便一齐放开喉咙,吱的念起书来。”门人:即弟子。《礼记·擅弓下》:“子思哭于庙,门人至。”郑玄注:“门人,弟子也。”门,意为师门。门生:也指学生。东汉时“门生”则指再传弟子。门人、门生与弟子有别。欧阳修在《集古录·跋尾·后汉孔庙碑阴题名》中说:“其亲授业者为弟子,转相传授者为门生。”后世也指亲授业的学生。门下:指门生、弟子。《淮南子·道应训》:“ 公孙龙顾谓弟子曰:‘门下故有能呼者乎?’” 胡适《白居易时代的禅宗世系》:“ 怀晖 也是 道一 的门下,其书今不传了。”门下士、门下生、门下客:指学生、弟子。清刘大櫆《赠大夫闵府君墓志铭》:“遂以授徒为生,教授宗党及前溪、洵川间。其门下士数十百人”。郭沫若《我的童年》:“他是张之洞、王壬秋的门下生,听说张之洞的有些学说是剽窃他的。”明唐顺之《送邹东郭掌南院》诗:“此去谈经门下客,几人相对坐春风。”门弟子:谓及门的弟子。《论语·泰伯》:“曾子有疾,召门弟子”。门弟子又省称“门弟门徒:指的是弟子或徒弟。徒,意为弟子、门徒。所以,学生的一些别称也就冠以“徒”字。诸如“徒人”、“徒弟”、“徒役”、“徒侣”。“徒人”,弟子、门生。曾国藩《送唐先生南归序》:“仲尼既没,徒人分布四方”。《韩非子·显学》:“藏书策,习论谈,聚徒役,服文学而议说。”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凡创一学说者,辄广求徒侣,传于其人,而千里负笈者,亦不绝于道。”生员、生徒、学徒、艺徒:“生徒”即学生、门徒。郭沫若在《盲肠炎·一个伟大的教训》一文中说:“我自己对于经济的知识,原不过是一个初等小学的生徒,我的见解,当然是不能作数。”“生员”指古代国学及州、县学在学学生。《北史·儒林传序》:“立太学,置五经博士,生员干有余人。”“学徒”,指从师受业的人。“艺徒”指跟随师傅学艺的学生。桃李:同一个老师,会有不同的学生。韩婴《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者,夏得阴其下,秋得其实;春树蒺藜者,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意思是说,春种桃李,收获的将是绿萌的凉爽和丰硕的果实;春种蒺藜,不能采其叶,得到的只能是伤人的蒺藜刺。后来,人们就用“桃李”来比喻栽培的学生和所荐举的人才。所以今天我们常常听到:“桃李满天下”、“门墙桃李”等说法。高足、上足:是对别人学生的敬称。据说汉代将马分为三等,有高足、中足、下足之别。“高足”就是上等快马,又名“上足”。人们遂将“高足、“上足”比作高才,用作对别人学生的敬称。小子:“小子”是长辈对晚辈的称呼,也可用作老师对学生的称呼。《论语·阳货》有名句:“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意思是说:“同学们怎么不学诗呢?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清·刘大櫆《赠大夫闵公传》:“其于后生小子,直言训诲之无隐。”仁弟:“仁弟”也是老师对学生的称呼,其中包含着老师对学生的器重与爱护。另外,老师通常叫学生为“同学晚学、晚学生、后学、后进等是学子们在前辈、老师面前表现谦虚谨慎的自称。门下晚生:清代时门生对老师的老师、父亲的老师或老师的父亲称为“太老师”,而自称为“门下晚生”以示恭敬。 同舍生、同砚席、同笔砚、同学、同窗、同门、同席、同门生、同门友、书友、学友、砚友:都是指在同一老师门下学习的学生。这些我们均能从字面领会其意义,并在古书中时常见到。如《古诗十九首》中有“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题”。“同舍生”,舍意为学舍。宋陶谷《清异录·五窟》:“老拙幼学时,同舍生刘垂尤有口才。”“同砚席”,意为同一砚台和坐席,指在一起研论诗文或同学。刘禹锡诗:“常时同砚席,寄此感群离。”“同笔砚”,也作“同笔研”,指在一起学习的人,即同学。宋代陈亮《与勾熙载提举书》:“今之君子,或少同笔砚,或二十年游从之旧,一旦贵贱少异,便如路人。”师兄、师弟、师姐、师妹、学姐、学兄、学长、年兄等是同窗之间彼此的称呼。对那些年长才高者,敬称为“大师兄”。通常大师兄的地位仅次于老师。“年兄”,原是那些科举考试同榜登科的人相互之间的称呼,后来逐渐成了同学之间的尊称。
学生别称有哪些?
学生的别称有:学子、学童、门生、门下、生员、生徒、学徒、艺徒、晚学、晚学生、后学、后进、高足、上足、桃李等。
学生的别称有:学子、学童、门生、门下、生员、生徒、学徒、艺徒、晚学、晚学生、后学、后进、高足、上足、桃李等。
学子: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
弟子:其亲授业者为弟子,转相传授者为门生。
学童: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
门人:子思哭于庙,门人至。
门生:其亲授业者为弟子,转相传授者为门生。
门弟子:曾子有疾,召门弟子。
门徒:仲尼既没,徒人分布四方。
生员:立太学,置五经博士,生员干有余人。
桃李:桃李满天下。
高足、上足:对别人学生的敬称。据说汉代将马分为三等,有高足、中足、下足之别。“高足”就是上等快马,又名“上足”。人们遂将“高足、“上足”比作高才,用作对别人学生的敬称。
学子: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
弟子:其亲授业者为弟子,转相传授者为门生。
学童: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
门人:子思哭于庙,门人至。
门生:其亲授业者为弟子,转相传授者为门生。
门弟子:曾子有疾,召门弟子。
门徒:仲尼既没,徒人分布四方。
生员:立太学,置五经博士,生员干有余人。
桃李:桃李满天下。
高足、上足:对别人学生的敬称。据说汉代将马分为三等,有高足、中足、下足之别。“高足”就是上等快马,又名“上足”。人们遂将“高足、“上足”比作高才,用作对别人学生的敬称。等等,不同时期对学生别称都不一样。
我国有多少在校学生?
我国有2.91在校学生。 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2.93万所,在校生2.91亿人,专任教师1844.37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0.9年。 学前教育:2021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9.48万所。在园幼儿4805.21万人,其中,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4218.20万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7.78%。共有学前教育专任教师319.10万人。学前教育毛入学率88.1%。 义务教育:2021年,全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0.72万所。在校生1.58亿人。专任教师1057.19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4%。 全国共有小学15.43万所。小学招生1782.58万人,在校生1.08亿人。共有小学专任教师660.08万人。 我国不同阶段教育现状 高中阶段教育:2021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1.4%。全国共有普通高中1.46万所。招生904.95万人,在校生2605.03万人。共有普通高中专任教师202.83万人。 高等教育:2021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3012所,其中,普通本科学校1238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32所;高职(专科)学校1486所;成人高等学校256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43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7.8%。
中国学生人数
中国共有在校学生人数:9984万人。 我国现有小学生9692.2万人,应届小学毕业生1437.2万,小学生招生1729.0万人。在校小学生人数:9692.2万人。应届毕业小学生人数:1437.2万。新招收小学生人数:1729.0万人。所以2016年全国共有在校学生人数:9984万人。 中国学生人数最多的大学是吉林大学。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学校始建于1946 年,1960 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1984 年成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 所大学之一,1995 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211 工程”审批,2001 年被列入“985 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2004 年被批准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学校。 吉林大学于2000年6月12日由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而成。2004年8月29日,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并入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学科门类齐全,下设43个学院,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艺术学等全部13大学科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