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规划自已的退休生活?
如何规划自已的退休生活?这样来规划自已的退休生活
1、不要让自己闲下来
刚开始退居二线的时候,很多退休老人都不知道该做什么,一下子闲下来感觉无所适从,心里总是空落落的感觉没有办法适应。这个时候可以给自己稍微找一些事情来做,不要让自己闲下来,可以培养几个兴趣爱好,多出门走动走动,多和自己的朋友在一起。千万不要自己一个人呆在家里,时间长了容易抑郁。
2、研究饮食,合理搭配
上了年纪以后,各个身体机能都会有所衰退,在饮食方面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退休老人的空闲时间比较多,可以每天都在家里做饭。为此可以研究一下饮食,看怎样搭配才更养生,看怎么吃才能够让自己更加健康。尤其是一些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科学健康饮食的前提就是控制身体的各项指标。
3、热爱运动,规律运动
退休老人有充分的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运动,对身体健康非常的有好处,是特别好的养生方法。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运动,比方说太极拳,再比方说爬山,再比方说跳广场舞等等。没有必要过于追求运动强度,只要动起来,对健康就是有好处的。可以和朋友一起相约运动,这样也会让自己拥有一个不错的心情。
4、锻炼大脑
老年痴呆症是横亘在很多老年人面前的拦路虎,退休老人在空闲时间应该锻炼一下自己的大脑,预防老年痴呆到来。可以做一些能够提高自己记忆力的小游戏,多思考、多用脑,在遇到事情的时候,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加的平和,不至于经常钻牛角尖。
如何规划退休后的养老生活
实现养老自由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当前生活水平、退休所需生活水平、通货膨胀率等。 一个基本的规划是,根据退休所需的生活水平和退休后可预期的寿命,计算自己需要储蓄的总金额。 根据一些研究,退休时需要的存款一般为年支出的25倍到30倍左右。例如,如果你退休后每年需要支出30万,就要存储750万到900万的存款来支付退休生活开销。 还需要考虑投资和收入来源。将资金投入收益相对较高的投资中,如股票、债券、房地产等,可以有效增加养老金。 此外,养老金并非仅仅依赖于储蓄和投资,还可以考虑适当延迟退休时间,增加社保和养老金等惠民政策的所得。 总之,实现养老自由需要完善的财务规划,包括准确的储蓄和投资计划、充足的退休资金以及兼顾当前的消费和收入来源。
怎样进行退休规划
上海读者钟雅琴答:进行退休规划应遵循以下3条原则。 1、尽早开始储备退休基金,越早越轻松人的工作收入成长率会随着工资薪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降低,而理财收入成长率则会随着资产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因此,理财最晚应从40岁起,以还有20年的工作收入储蓄来准备60岁退休后20年的生活。否则,即使你的每月投资已做了最佳运用,剩下的时间已不够让退休基金累积到足够供你晚年舒适悠闲的生活。 2、退休金储蓄的运用不能太保守若用定期存单累积退休金,无论在什么年龄开始准备,都要留下一半以上的工作收入。为了准备退休金,必须大幅降低工作期的生活水平。如果运用定期投资基金,报酬率均可达12%,以平均储蓄率20%-30%计算,大体可以满足晚年生活需求。进行退休规划时,当然也不应该假设退休金报酬率能达到20%以上的超级报酬率,这会让自己应缴付的储蓄偏低,且不易达到退休金的累积目标。 3、以保证给付的养老险或退休年金满足基本支出若要以养老险或退休年金来准备退休金,优点是具有保证的性质,可降低退休规划的不确定性;缺点是报酬率偏低,需要有较高的储蓄能力。 解决之道是,将退休后的需求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生活支出,第二部分是生活品质支出。一旦退休后的收入低于基本生活支出水平,就需依赖他人救济才能维生,因此,这是必要的收入。而生活品质支出是实践退休后生活理想所需的额外支出,有较大的弹性。因此,对投资性格保守、但安全感需求高的人来说,以保证给付的养老险或退休年金来满足基本生活支出。另外,以股票或基金等高报酬、高风险的投资工具来满足生活品质支出,是一种可以兼顾老年安养保障和充分发展退休后兴趣爱好的资产配置方式。 假如工作期40年,退休后养老期20年,退休后基本生活支出占工作期收入40%的话,那么在工作期40年中,需将收入的20%购买有确定给付的储蓄险。若储蓄率可达40%,多出来的20%可投资定期定额基金,其投资成果作为退休后的生活品质支出;若投资绩效较好,退休后的支出可能比工作期还多,可用于环游世界等自己梦想的生活品质支出。除此之外的富余资金,还可以成为遗产留给后代,为他们维持一个理想的生活水平。(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 陈笛) 网易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