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论文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经典论文网 > 知识百科 > 正文
听障儿童言语训练技巧
听障儿童言语训练技巧
提示:

听障儿童言语训练技巧

听障儿童言语训练技巧如下: 1、命名:教孩子认识字词 对于人工耳蜗刚开机的孩子,他的世界充满了未知,孩子只会发一些声音,或用手指一指,这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很好机会,最初我们必须先教孩子能反映基本概念的词语,即名词,然后扩展到更丰富的词汇。 2、描述:教孩子认识事物的性质 当我们说到某件物品或事件时,请顺便描述一下他们的性质、大小、质地和声音。当孩子学习如何描述事物时,他将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也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数数,通过描述的方法,孩子开始学会理解并表达他对这个世界的观察。 3、比较:教孩子了解人物与事物 教孩子分辨物品的异同,可以帮助孩子学习观察事物的重要细节,也是认识世界的第一课,孩子必须懂得分辨,如黄瓜是长长的、桔子是圆圆的、香蕉和柠檬的颜色是一样的,诸如此类的概念,这就是所谓的视辨能力。孩子也必须能够听出不同的音。 4、说明:教孩子学会动词、时间和顺序概念 为孩子说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可以帮助孩子很快理解动词。动词是组织句子结构的核心,动词和名词一样,对孩子的语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多和孩子利用动词造句,我们经常说某件东西或某人可以做什么事,他们想做什么事,他们接下来想做什么事,一个句子通常至少有一个动词,整个叙述才会有意义。 5、给指令:教孩子学会空间概念 给孩子明确的指令和方向,除了帮助孩子学习空间概念,如上、下、周围和在某某之上等,也能让孩子学会怎样遵循简单的指令。

听障儿童言语训练技巧
提示:

听障儿童言语训练技巧

正常的言语交流离不开言语感知与言语发音,听障患儿由于缺乏有效的言语感知,导致前言语阶段延长。听障患儿发音上常表现为发音费力、发音不清、音色不佳、呼吸方式错误,容易出现嘶哑声、粗糙声,吐字不清,吐字不连续等。掌握发音技巧,帮助儿童建立有声语言和交往能力尤为重要。呼吸训练:要说话清楚、自然,必须学会运用呼吸控制气流。每天做深呼吸运动的体操或游戏,如吹蜡烛,吹肥皂泡,吹喇叭等。舌头锻炼:舌操可使舌肌得到锻炼,让舌头向上、向下、左、右活动,并连续发da、za、la、ga等音。口部锻炼:双唇经常作呈圆形、扁形、闭拢、放大等练习,可跟着音乐节拍,结合发音进行锻炼。唇齿训练也很重要,如反复做下唇接触上齿等动作。鼻音训练:如捏鼻学猫叫“miao”音,或学羊叫“mie”,让听障儿体会气流从鼻子通过的感觉。嗓音训练:听障儿由于不会运用声带,很容易发出怪声。可用5个元音a、o、e、i、u进行训练,让孩子活动声带,发出响亮、好听的声音。声调发音异常是听障儿童普遍存在的言语障碍的表现之一,所以在进行这种训练的过程中,循序渐地加入音素训练、拼音训练和四声训练,即对每个汉字都要练习发出其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音调,最终能达到说话有声有调和抑扬顿挫的效果。通过各种言语声的刺激和反复的练习、强化,逐步形成和发展感知声音、辨识声音、理解声音并能够进行言语表达的能力。从而使听障儿童畅通无阻地与人沟通、交流学习,成功的融入主流社会。

小儿戴助听器后怎么做语训?
提示:

小儿戴助听器后怎么做语训?

小儿初次佩戴助听器后,语训就正式开始了。家长在语训时的原则:语训顺序一定要按照以下正常孩子的发展过程来:听觉感知-言语认知-言语发晋(开口说话)-词语积累-用短句表达语言-语言交际-矫正口齿。
一 、听觉感知: 家长首先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有声环境。初期以家里的各种声音、轻音乐、家人说句子为主。家长可以在孩子玩时放些轻音乐,音量开到家长觉得舒适的位置。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家长要用语言说出来,千万不要因为孩子没有回应,就没耐心做下去。这个阶段是孩子听觉察知阶段,不会作反应,因此家长要耐心、持久地说,不能急于求成,否则挫败感很强。这个阶段孩子还开始为开口说话做准备,要做舌操和气息练习。这个练习贯穿整个语训阶段,需要家长每天给孩子做1次,目的是锻炼孩子的舌头灵活度,以及学会控制气息。
二、言语认知: 孩子玩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家长就用语言描述出来。等言语刺激积累到一定程度,孩子就会明白他所玩的东西是什么了。比如孩子在玩小汽车,您可以说’“宝宝,这个是个玩具小汽车,你看它是蓝颜色的,它有4个轮子, 4个窗户,前面坐的是司机,宝宝和妈妈坐后面。宝宝长大了也要开汽车好不好”。孩子玩一次家长说一次。切记不要单调地说“宝宝,汽车、汽车......”这样孩子无法理解和记忆。要想记忆和理解一个东西,获取的信息越多越容易。
三、言语发音: 为了让孩子顺利地开口说话,家长需要对孩子进行呼吸、节奏、发音器官等方面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大多有听损的孩子的发音器官都没受损,只是缺乏锻炼,不懂得如何发音。发音训练主要两大块,其一,锻炼孩子舌头的灵活度,此时孩子发音不清,家长要以鼓励为主,让孩子伸舌、做舌操、舔东西等;其二,锻炼孩子如何控制我们的气息,如吹东西、吹纸片等。发音训练需要每天进行,时间贯穿整个语训阶段。通过发音训练和言语认知后,孩子就可以开口说话了。
四、词语积累: 佩戴儿童助听器开口说话后,词汇量的积累非常快速。这个阶段要让孩子多认知自然界的东西,多说话。说的不清楚千万不要太在意。这个阶段的目标,就是让孩子的词汇量最好能达到比他实际年龄小一岁小朋友的水平。听力损失轻度或中度可以和同龄孩子相当,极重度可以和实际年龄小两岁相当。
五、用短句表达语言: 这个阶段尤其是1-3岁的孩子要注意短句数量积累,不要太过苛求清晰度。家长多和孩子说故事,也可让孩子多听些故事CD。让孩子多用耳朵听,不能靠看电视来达到目标。
六、语言交际: 多带孩子参加一些日常活动,比如看电影、聚餐、体育运动等。绐弦子读小故事并让孩子尝试复述,说给别人听,也可以找些文章、诗句让孩子大声朗诵。
七、口齿的矫正: 这个时候孩子可能已经4-5周岁了,有些词汇可能说得不清楚,需要纠正。对于家长怎么说,孩子都说得不清楚的词汇,需要结合口型和舌头的摆位来纠正。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口齿,说得不清楚就让孩子再清楚地说一遍,说对了给予奖励,一直纠正到孩子的发音习惯改过来。
以上这七个步骤中的每个步骤绝不是独立进行的,而是一个连续的、交叉的过程。语训最核心的康复原则是:尽早康复,给孩子创立个好的聆听和语言环境,掌握有效的训练方法,定期对效果进行评估,然后根据结果制定训练计划,过程中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聋儿配戴助听器后如何进行语训?
提示:

聋儿配戴助听器后如何进行语训?

助听"顾名思义就是帮助恢复其听力。聋儿戴上助听器后,不要期待马上就能听到声音并理解所有的话语,这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下面介绍一下聋儿配戴助听器后应注意的事项: 第一,培养孩子戴助听器的兴趣:初戴时同戴眼睛、镶假牙一样,开始都会感到不舒服,有的孩子一戴上助听器就又哭又闹,或者用手去抓,家长应想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或给孩子做示范动作,让其感觉戴上助听器后很高兴、很舒适,培养孩子戴助听器的良好习惯。 第二,先在安静的环境中使用:孩子初戴助听器时,不要到闹市区或马路上,这样会使孩子感到耳内嘈杂、不舒服,应先在熟悉、安静的环境中使用,练习孩子聆听熟悉的声音,例如,流水声、关门声、电话铃声等,逐步到多样化的声音环境中佩戴,以培养孩子适应各种声音的能力。 第三,初戴时间不易过长:聋幼儿初戴助听器,往往感觉不舒服,这都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一般在两星期左右,开始戴时音量不要开太大了,然后逐渐增高,第一天戴1~2小时,第二天戴2~3小时,逐步延长时间,如果孩子感到疲倦或不舒服,需立刻取下来,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锻炼,孩子就会习惯戴助听器。 第四,对聋儿进行听力语言训练:大多数聋儿在理解别人说话和表达自己的意愿时,都会存在一些困难,发音口齿不清,因此进行听力语言训练是非常关键的。首先让孩子理解语言,训练孩子对各种声音的辨别力,如听开门声、铃声、电视机声、狗叫声等,还可以让他边听边用手触摸发音物体来感觉声音的振动。然后是发展语言能力,先从单词开始,然后词组,简单的句子,逐步地训练,在这过程中,还应培养孩子看口型说话的习惯,让孩子在正常的环境中在成长,这些都有助于孩子理解和学到更多的语言等。 第五,助听器应注意保养:助听器是一个小型化集成电路,如果保养不当会影响其工作运作和使用寿命。小孩喜欢活动,容易出汗,汗水会浸入机芯,使用时可用橡皮套、线套等套在助听器上,预防汗水侵入,助听器受潮。助听器受潮之后,不要用微波炉或阳光来干燥它,小儿睡觉时应取下助听器或耳模,因为此物较坚硬,易把耳道压疼、压伤。如果助听器外有耳垢,可用干布或小刷子清洁,切勿使用酒精、清洁剂。 此外,助听器、电池放置要妥当。助听器或电池不用时,应放在小儿和宠物够不着的地方。如果被小儿误当玩具或零食,被宠物吞咽和咀嚼,那是非常危险的. 海之声听力全国服务机构湛江国贸中心为你提供。